建筑产业化(或称“住宅工业化”)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产业链,实现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推行建筑产业化优点很多,一是节省资源。与传统建造方式比较,建筑产业化可节水60%、节省木材80%、节省其它材料20%、减少垃圾80%、减少能耗70%。二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品质。建筑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可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大量运用,大大提升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同时可带动设计、建材、装饰等50多个关联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三是集约增效,利于企业“走出去”。建筑产业化促进建设标准规范化、流程系统化、技术集成化、部品工业化以及建造集约化,能减少用工50%、缩短工期30%~70%,可显著降低用工需求的特点,也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四是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可圈可点,大多数建筑企业也认同产业化将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占世界的一半,其中住宅面积约14亿平方米,占70%以上,而我国住宅建造的模式仍属于粗放式,产业化比例不到1%,建筑产业化发展规模极其弱小。目前,我国的建筑产业化实践仍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公益性公共建筑为主,而以商品住宅为载体的实践项目却是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建筑产业化成本过高,企业没有向产业化方向转型的动力。企业具有逐利的本性,企业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选择走建筑产业化道路前,投入与产出比的反复衡量,会成为对企业和建筑产业化本身的双重考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一,要建立、健全建筑产业化法规、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配套产业化法规、政策。在推广中,可给予财政支持,激励建筑产业化技术创新和对开发建设产业化建筑的企业和消费者给予适当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措施。第二,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筑产业化的核心是标准化,目前我国建筑产业化的标准大多停留在企业标准,无法在市场推广,应尽快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第三,要完善建筑产业化的技术体系。要健全建筑产业化技术保障、构部件产品以及产业化建筑质量控制等技术体系;设立建筑产业化科技专项,加强技术集成与创新,加快对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第四,要建立完整产业链。支持建筑构部件生产企业产业化发展布局,完善产业链,使构部件产品生产与建筑建造相配套、使用与工程技术相配套,以保障建筑质量。第五,要培育龙头企业。要以市场力量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建议加大建筑产业化基地建设规模和推广力度,扩大示范试点覆盖面。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建筑业自身发展阶段以及社会对建筑业的期望已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建筑业向建筑产业化转型。这对建筑企业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转型升级箭在弦上,走工业化发展道路是整个行业的必然选择。
绿色建筑为建筑产业化“预热”。2013年,国务院颁发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并将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列为国家十大重要任务之一。“绿色”是人们对建筑产品的最终要求,而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筑产业化则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核心渠道。
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建筑业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建设道路,这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新型城镇化对建筑品质、人居环境和生态城市的要求,将有效促进建筑产业化发展,而产业化发展之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使建筑施工实现工厂化、标准化,全面提升建筑品质,促进节能减排、提升生态品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可借助新型城镇化“东风”,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口红利的消失将为建筑产业化提供现实动力。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经营的行业,还在依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施工,不仅建筑质量、进度、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更带来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增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建筑业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不再,劳动力成本的倒逼、环境和资源的倒逼,都将迫使建筑企业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据统计,国内一批建筑企业正在纷纷做出重大的转型发展战略调整,抢抓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机遇,而更多的企业则是选择了等待和观望。所以,建筑产业化对于企业而言,是挑战还是机遇,主动权在企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