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陆续出台,装配式建筑各项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建筑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政策逐步趋稳。在国家利好政策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预制混凝土工厂和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热潮,预制混凝土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创新已成为建筑技术创新的热点,行业发展热度空前高涨。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促进预制混凝土行业向产品市场差异化需求方向理性回归。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与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论坛以“走进预制发展‘新时代’”为主题,以为与预制建筑装配式相关设计、生产、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交流为主要内容,邀请到25位国内外专家做专题报告并组织参会代表参观相关项目。
会议现场
会议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与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隧道股份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承办,绿智汇执行承办,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建筑构件产业化基地支持。
会议现场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徐永模执行会长、沈冰副秘书长,上海市建筑建材市场管理总站张德明副站长,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理事长蒋勤俭,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建工材料有限公司吴杰总工,绿智慧CEO、隧道股份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谢斌总经济师,分会副理事长、城建物资朱永明副总经理,城建物资徐亚玲总工,分会副理事长于海滨、王玉雷、龙玉峰、田春雨、李浩、阎明伟、任成传、张波、薛伟辰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建筑及预制混凝土行业的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等相关单位及科技工作者与管理者代表,行业媒体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徐永模会长致辞
会议由分会秘书长王晓锋主持,徐永模会长为大会致辞,徐永模会长指出,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是中国预制混凝土产业一步一步前进的脚印,标志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次会议已是第八届,尽管如此,中国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然是方兴未艾,热潮汹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特别是要求在2025年采用装配式的新建建筑达到30%的政策驱动下,上下游的水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都在积极地投资进入预制混凝土构件和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装配式建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徐永模会长为预制混凝土行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1)质量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工厂化制造质量控制的优势,精益制造,匠心制造,建立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外观质量要向机械零件部品看齐。
(2)造型方面:这是混凝土材料的优势。我们要和建筑师密切合作,为建筑师创意设计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这方面尤其要充分发挥混凝土作为模塑材料特点,以及混凝土材质颜色与质感的特色,发展混凝土立面艺术造型,展示地方建筑文化特色,驱动混凝土制品向创意型产业发展。
(3)成本方面:混凝土成型离不开模具,预制构件成本最大的部分为模具,因此,模具创新是重点,要通过模具材料创新,模具可重复使用设计创新,模具材料低成本化创新,大幅度提高预制混凝土的成本竞争力。
(4)功能性能方面:要充分发挥工厂化预制的优势,通过材料复合、结构复合、功能复合等方式,充分发挥各种材料性能,满足复合墙板等构件的各种性能和功能。
(5)智能化方面:要积极采用BM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规模化定制,全面推动预制混凝土构件产业向现代制造业发展,彻底改变混凝土傻大笨粗的印象、树立行业高端制造形象。
(6)商业模式方面:要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打通相关行业壁垒,走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作为服务建筑业发展的产业,我们要善于整合所需各种资源,做大做强。
上海市建筑建材市场管理总站张德明副站长致辞
上海市建筑建材市场管理总站张德明副站长致辞时介绍了上海装配式建筑市场情况,2017年上海市完成300多万立方米建筑体量,累计约4000万平方米建筑总量,上海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约39家,还有19家外省市企业供应上海市场,整体产能约1500万平方,能满足上海市场需求。
颁发专家委员会证书
为了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分会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大会上,徐永模会长和沈冰副秘书长为23位专家颁发了证书。
专家委员会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名):王晓锋、龙玉峰、田春雨、朱永明、刘昊、刘大胜、李军、李浩、李伟兴、李晨光、杨思忠、吴杰、张亚梅、张守峰、张建国、赵勇、秦珩、夏绪勇、高志强、蒋勤俭、詹耀裕、樊骅、薛伟辰。
为鼓励为预制混凝土行业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继2016年度全国房屋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十强企业评选后,分会又完成了2017年度预制混凝土行业十佳创新企业评选。分会理事长蒋勤俭、副理事长杨思忠、李晨光、吴杰、朱永明为十佳创新企业颁奖。
2017年预制混凝土行业十佳创新企业颁奖
2017年预制混凝土行业十佳创新企业: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榆构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分会理事长蒋勤俭作专题报告
分会秘书长王晓锋主持会议
随后会议进入论坛环节,上午的论坛由分会副秘书长赵勇主持,分会理事长蒋勤俭首先作《中国预制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度)》报告。2017年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受到政府和建设行业的高度关注,随着国家和地方的科研开发、标准编制、技术培训等活动的不断深入,各地陆续出台鼓励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产业政策,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和专业人员进入了装配式建筑领域,无论是投资、开发、研究、设计、生产、施工,还是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大家都开始关注投资发展建筑产业化业务,建设PC工厂和落实示范工程成为各地推进装配式建筑的突破口,绘就了一幅空前繁荣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美好蓝图,尤其是以上海、北京、深圳等为代表的大城市,政府强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午的论坛由分会副秘书长赵勇主持
蒋勤俭理事长详细介绍了全国预制构件市场发展调查情况、预制建筑技术体系研究、重点区域预制工厂发展规划研究,并为行业发展提出建议: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是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希望各企业、各地方能结合自身特点开发新产品,完善预制构件的产品应用技术体系,更好的服务优质高效的工业化建造需求;预制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全社会和各行业广泛参与,全国各地应高度重视短期出现的质量、效率、市场等突出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走出一条本土化发展的装配式建筑道路;相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国一定能迎来预制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代。
分会理事、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伟兴
分会理事、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伟兴分享《美国装配式建筑考察回顾及思考》报告,美国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开始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1991年美国PCI(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年会上提出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作为美国建筑业发展的契机,由此带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美国二十多年来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停车场、大型超市、体育馆、工业厂房、酒店、监狱等类型的建筑中应用广泛。
李伟兴介绍,考察团在美国期间先后考察了洛杉矶的CORESLAB、凤凰城的TPAC及萨克拉门托的CTU三家预制构件生产厂,这几家预制工厂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工厂占地面积大,一般为100~300亩之间,很大部分生产放在室外露天作业;2)生产设备以大型固定模台为主,没有流水线生产设备,但150m先张法预应力长线台是标配;3)构件尺寸都比较大,主要应用于公建项目,配套有完整的吊机和运输设备;4)生产的构件种类丰富,最通用的为:双T板、预应力空心板、外墙装饰保温一体化板;5)工厂环境卫生要求并不高,但管理有序、高效,单工日完成的混凝土方量可达到3~4立方米;6)工厂生产配套的预埋吊件、连接件、辅材、工具等都很成熟,简单实用;7)预制工厂的平均利润率:15%~20%。
美国PCI资深专家宗德林
美国PCI资深专家宗德林介绍美国预制预应力构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情况,分别介绍了美国T型板、T型板的特别设计要求、双T墙、中国双T板的发展及相关应用实例。宗德林总结双T板技术有八个优点:高工业化产品、高标准化产品、可游牧式生产、经济性好、耐久性好、承载力高、承载可靠、施工方便。
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明
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明介绍上海市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组织供应与质量管理。2005年以前,上海市生产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企业也就只有2家,一家是上海住总、一家是上海建工,他们都是60、70年代成立的国营预制构件加工厂,当时主要生产一些出口日本、美国的预制构件,还有日本、香港在上海的投资开发项目如上海森茂大厦、香格里拉大酒店等。2006年-2013年,随着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政策的逐步出台,一些企业也逐步开始转型,但总数也就不超过10家。2014年开始,由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逐步落地并相继开工,社会相关企业也看到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纷纷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到目前最新的备案信息来看,上海及周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已有69家;年产能从2013年的10万立方米一举上升到250万立方米。
虽然上海市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行业在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行业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基本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总体质量受控。但在行业自律管理上还是碰到了一些问题,如协会如何更进一步做到公正、公平,更具公信力,对一些不良企业的处理上如何更加合法、合规,如何进一步取得政府部门和会员单位的支持等方面还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思忠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思忠分享了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经验。杨思忠分别介绍了北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经验、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最新要求、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
杨思忠分享了北京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加强政策引导体系建设、加强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培训教育工程建设、结构体系百花齐放、践行高品质发展理念。北京市还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最新要求:强化设计质量管理、强化预制构件质量管理、强化施工关键环节质量管理、强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
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业化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田春雨
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业化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田春雨分别从规程编制背景、主要研究工作介绍、规程主要内容、总结及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多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田春雨总结,按照 “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的编制原则,提出了干式接缝的连接及构造、配套的结构分析方法等,迈出了 “装配式结构”按照“装配”特点来设计的第一步;分考虑目前设计和施工人员等使用对象的技术水平,力求简洁、明确、适用,保持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近年来,新型建材和结构体系层出不穷、种类繁多,限于编制组水平、技术的成熟程度等,本次编制仅纳入了部分技术,以适于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多层结构发展的典型结构类型为主。《规程》中提出的部分技术体系尚未经过大量实践应用的考验,需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逐渐总结经验,并在下次修订时予以完善。
分会副秘书长谷明旺主持下午上半场会议
分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薛伟辰
分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薛伟辰介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研究新进展,他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研发、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预制拼装混凝土综合管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规范简介以及研究展望。
日本京都大学西山峰広教授
会议特别邀请到日本京都大学西山峰広教授介绍日本预制建筑的发展、工程实践及其抗震性能。西山峰広教授介绍了日本预制混凝土的演变,首先介绍了用于低层建筑的中等尺寸的带肋薄板、预制大板、中高层预制混凝土墙结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连接、超高层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等产品的应用情况。随后,西山峰広教授介绍了当前日本预制混凝土应用于房屋住宅的情况、日本建筑抗震设计总则、现有预制混凝土建筑施工情况,2个大地震对预制混凝土建筑的破坏,新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式。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若瑜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若瑜从建筑师角度分享了多个预制混凝土外墙工程案例:济南万科金域国际项目、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项目、建谊芯云谷华为2#楼项目、亚泰医药产业园孵化楼项目、榆树庄回迁房项目。
刘若瑜总结,预制混凝土外墙是一套基于设计、生产、施工的成套技术集成产品体系,应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和设计目标进行精心组织策划,确保项目工期、质量、经济、安全等目标的实现。预制混凝土外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需要建筑师、工程师、深化设计人员,生产企业,从方案到实施的全过程密切配合和共同创作。需要专业化产品设计、生产、施工团队的配合,才能确保其实施质量和完成效果。
分会副理事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玉峰
分会副理事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玉峰分享了装配式建筑产品创新设计。龙玉峰表示,目前行业垂直的当前问题与挑战主要是专业过度细分、产业链被严重切分;系统化复合人才缺失、技术与管理脱节严重;发展模式粗放、设计价值缺失。
分会副秘书长祝磊主持下午下半场会议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柴万先教授级高工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柴万先教授级高工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厂房设计技术与工程实践。柴万先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在经历了萧条之后,装配式混凝土单层厂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发现在工业厂房的使用中,特别是单层厂房,混凝土PC结构更适合实际的需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厂房比钢结构厂房具有:取材容易、节省材料、可模性好、构件刚度大、标准化程度高、质量易于控制、构件外观质量好等优点。特别是在耐久性、防腐、耐火方面比钢结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装配式单层厂房又开始逐渐被应用。预制构件加工厂也开始发展。以北京榆树庄构件厂为例,近几年就在大力发展PC构件。
分会理事、中国建筑设计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守峰
分会理事、中国建筑设计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守峰解读《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并进行案例分析。该标准可以简单概括为:一率、两阶段评价、三类指标、三个等级。一率:两率合一率,归纳预制率、装配率、预制装配率等评价指标,统一采用装配率一个指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两阶段评价:预评价和项目评价,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三类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三个等级: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划分为A级、AA级、AAA级。
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白晓军
随后会议进入新产品、新技术助力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专题环节。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白晓军介绍长线预应力双T板成套装备及双皮墙生产关键装备应用。
分会副理事长、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
分会副理事长、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介绍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
德国策尼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师安德烈·丁思特
德国策尼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师安德烈·丁思特分享中西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化预制生产技术。
VNU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郭文妍
VNU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郭文妍介绍BIC亚洲国际建筑工业化展览会。
BIC亚洲国际建筑工业化展览会,始于2013,立足华东,覆盖全国,辐射亚洲。2018 年,BIC以装配式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装配化装修、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及构件生产设备为四大主题展区,汇聚来自国内外领军企业及行业翘楚,联动沪蓉穗三地优势资源,引入国际买家群体,是亚洲极具商业价值的建筑全产业链旗舰展,已成为行业人士不容错过的年度盛会。
展会现场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展示形象和品牌,提高影响力,在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预制混凝土行业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技术展示会”,开展本行业新产品、新装备和新技术的推广、交流与商务合作等活动。
第一天会议圆满结束,虽然报告非常密集,会议结束较晚,但会场的代表们一直非常认真听会,可见会议内容是干货满满。会议第二天还安排了七个报告并参观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第一构件厂和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
责任编辑:施丹丹